吉林大学南岭校区前身是原吉林工业大学,是原工业部所属的高等学校。1955年9月26日,经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国家高等教育部共同协商一致同意,将华中工学院的汽车及内燃机专业、交通大学和山东工学院的汽车专业调整出来进行合并,在长春成立汽车拖拉机学院,被誉为“中国汽车农机工业人才培养的摇篮”。首任院长由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饶斌兼任。1958年11月,长春汽车拖拉机学院下放由吉林省领导,更名为吉林工业大学。1960年,学校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3年10月,学校第七次党代会提出把学校办成理、工、管相结合的国内一流水平大学的新时期发展目标。1997年11月,国家正式批准学校“211工程”建设可行性报告,吉林工业大学成为首批进入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直至2000年6月合校前,学校经历了40余年的风雨历程,已发展成为以汽车、农机为优势和特色工、管、理、文相结合的多学科全国重点大学,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和机械工业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2000年6月12日,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新的吉林大学,开启了吉林大学工学学科发展的新篇章。
吉林大学南岭校区毗邻人民大街,坐落于长春市市中心地带,占地面积约246亩,总建筑面积约41万㎡。校区绿树成荫,林木品种齐全,特别是杏花簇拥成道,每年一度的吉林大学杏花文化节已经成为南岭校区独有的文化标志及品牌。校区主要建筑包括逸夫楼、机械楼、基础楼、链条所、交通楼、俊民楼、继教楼、管理楼、测控楼、体育馆、一教、二教、三教、五教、机械材料馆、能源与动力大楼、彩虹校门等。其中机械楼、基础楼、俊民楼、测控楼、二教(日式建筑)和三教均属于老建筑物,一校区更是作为历史文物于2019年实施抢救性修复,现已恢复原本历史风格及面貌,这些老建筑就犹如重新走出历史画卷的慈祥老人,守望着一批批的学生在校园成长,走向社会成为栋梁之材,也见证着中国汽车学科最高学府的蓬勃发展。
南岭校区现有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学院、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共六个学院。这些学院涵盖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车辆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等国家重点学科,并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车辆工程、农业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汽车底盘集成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室、数控装备可靠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校区办学条件配套齐全,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总计12000余人,教职工约1600余人。
为加强校区管理,学校设置东区事务办公室,代表学校统筹校区事务,并指导、协调、监督各职能部门在区域内的延伸机构开展工作。
70年来,吉林大学工学学科以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为己任,承担了一大批攻克关键技术的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产出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国内外影响力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70年来,吉林大学工学学科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广大校友在各条战线上矢志奋斗,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继续秉承“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精神,弘扬工学光荣办学传统,大力实施工科集群建设,构建完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支撑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汇聚吉大力量。
电话:0431-85095770
传真:0431-85095448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大街5988号
邮编:130025
东区事务办公众号